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核心组成,而海上风电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海底电缆这一“能源命脉”,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股份”,股票代码:600869)旗下的远东海缆,以“硬核”创新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全球海缆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凭“1塔6线”织就绿色能源“动脉”,为贯通海上风电全球蓝图、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发展海上风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我国坐拥超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超30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海域,风能资源禀赋优厚: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区域,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7.8亿千瓦,其中近海15.5亿千瓦、深远海12.3亿千瓦,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家通过顶层规划与政策设计,持续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4420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量超五成。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海上风电正朝着规模化、市场化、高质量方向稳步迈进,持续领跑全球。
“1塔6线”强 铸就全球海缆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的“血管与神经”,远东海缆以创新为笔,在深海能源互联蓝图上书写“中国智造”答卷。当前,位于如东的远东高端海工海缆项目建设“进度条”拉满,其核心亮点便是全球海缆行业首家灯塔工厂的打造。项目中149.8米高的VCV立塔格外醒目,作为关键生产车间,塔内布设6条海缆生产线,可实现大长度连续生产,有效解决超高压电缆绝缘偏心问题,保障海缆质量与可靠性。立塔旁,400米长的钢结构厂房直抵海岸堤,海底电缆可通过桁架“运输线”直达金牛码头,搭乘万吨级敷缆船出海,实现“智造-运输-出海”无缝衔接。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400亩。作为江苏省重大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其整合海缆设计、智造、施工、运维全链条,具备2000千米光纤复合海缆与特种海缆、6000千米高性能特种海光缆、3万套电缆附件的年制造能力,构建国内领先的“海缆智造+施工运维”服务体系。厂内配备300余台套先进设备,5G、物联网、AI等技术以数据驱动生产,实现效率与灵活性双提升。如今,远东海缆产品与服务已覆盖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并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5G工厂,以数智制造向深蓝领域持续迈进。
硬核技术新 解锁深海能源互联新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在深海能源开发的技术高地,远东海缆以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斩获多项行业荣誉:500kV大长度海缆系统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系统摘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66kV轻型海底电缆系统成全球行业“领跑者”。
其核心产品500kV交直流海底电力电缆,能稳定传输大容量电力,满足深远海大型风电等项目需求,同时长距离传输时损耗低、运行稳,有力支撑深远海能源互联。
绿色动脉广 贯通海上风电全球新蓝图
面向“十五五”,近海风电基地建设与深远海示范项目将并行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链覆盖海洋工程、高端制造等多领域,以长链条、强带动特质成为海洋经济重要支点。未来,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深度融合,中国海上风电将在深远海开发、多能互补等方向持续引领全球海上风电产业潮流。
在这一进程中,远东海缆持续发力:在广东完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铝芯海缆创新示范项目;崆峒岛18公里大长度海缆项目已成功交付。2025年,远东海缆漂浮式海上光伏动态缆系统再度引发行业关注——其动态结构设计、水下构型优化、敷设工艺创新,如同为深海能源网装上“灵活关节”,搭配“海缆+附件+海工+运维”全周期服务,让“中国远东方案”成为全球深海开发的信赖之选。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