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位于襄阳市襄州东津新区的苏岭110千伏线路工程电缆展放施工现场,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首次使用全自动电缆敷设装置展放地下电缆。
“地下电力管廊内人员已确认到位,传输导轮供电正常,可以启动电缆传输系统。”工作负责人姚俊按下控制柜上的启动按钮,展放装置机轮带动电缆线盘缓慢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条碗口粗的电缆线经过排线装置,匀速地向地下电力管廊伸展。
“已经看到电缆线头了,还有5米,挂减速档,慢放!”在地下10米深处,有一条宽2.5米,高2.9米,长3200米的电力管廊,施工人员马绪磊和袁宇航站在管廊内工作井口下方,监控电缆线走向,小心翼翼地调整电缆头前端的行进方向,将其搭在智能化导轮传输系上。
“导轮运转正常,电缆传输平稳!”地下管廊内,马绪磊和袁宇航监护着电缆线沿着导轮平稳向深处伸展,不到两个小时时间,一条500米长的电缆线就铺设完成。
“传统的展放电缆方式,全程依靠多名人员在多个区段控制导轮,一旦没有配合好,会导致电缆线摩擦起拱,造成电缆线损伤。目前使用的新研制的智能化导轮传输系统,减少人员劳动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电缆设备和施工人身安全,同时提高了工艺质量和施工效率。”电缆施工分公司工程部主任魏青山介绍。
为保证电缆在电力管廊内稳定传输,公司自主研制导轮传输系统,通过电缆自重产生的滚动摩擦力,如同输送带一样将电缆输送至指定位置,敷设质量得到大大提升。该设备加强制动性控制,减少人员操作流程,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同时强化自动化配置和机械化应用,减少一半施工人员作业,增强对电缆运输中速度的调节控制,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减少因人员误操作对电缆造成损伤。该设备通过数据监测,一体化控制,通讯指挥,实现电缆敷设工艺质量、安全双保证。通过以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电缆施工的安全可靠性,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襄阳襄州苏岭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全长6.012公里,其中电缆展放区长度6.01公里。苏岭110千伏线路工程建成后,主要为襄阳市东津新区南部的东津高铁站及其综合配套工程、周边华侨城为代表的商务、商业、艺术、娱乐、旅游、民居等项目供电,满足当地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