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因为一道高考题,一座江南小城“出了圈”。
这道出现在2022年高考文综全国甲卷中的选择题题干如下:
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
考题最后发问: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了什么?
“‘某市’,说的不就是安徽铜陵嘛!”题目一经公布,就有眼尖的网友讨论道。
安徽铜陵,因铜而建、缘铜而兴。它既是拥有3000多年采铜史的古铜都,也是拉开新中国铜工业大幕的当代铜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着历史荣光的铜陵,直面挑战机遇,用转型发展,续写千年铜都新篇章。
十年光景,铜陵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案,就藏在上述题干中。
龙头更强
8月初,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发榜,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居第400位。2019年至今,铜陵有色已连续四年入围榜单,且位次逐年前移。
如果说,铜陵拉开了新中国铜工业大幕,那么,铜陵有色无疑是这段历史的书写者。
起步于1949年的铜陵有色,建司史甚至要久于铜陵的建市史。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家铜业上市公司均出自其手。
转型发展,龙头企业贡献新支撑。
“近十年,无论是上游的铜资源布局,还是中游的铜冶炼、下游的铜精深加工,我们都大有突破。”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培进说。
铜资源,是铜产业的基础。
长达数千年的采铜史,日积月累地消耗着铜陵的铜资源。2015年,为增强铜资源保障能力,铜陵有色远赴南美洲,在厄瓜多尔投资建设米拉多铜矿。这也是安徽在海外最大的单个投资项目。铜陵有色投建的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
2020年2月,首批产自米拉多铜矿的铜精矿运抵铜陵,标志着这一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米拉多铜矿铜金属产量达8万吨,占铜陵有色自给量的50%。
冶炼,是铜产业的中间环节,也是中坚环节。
十年间,通过实施“双闪”工程、奥炉改造工程,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单体矿铜冶炼工厂。
“当前,我们正从‘第一’迈向‘下一个第一’。”据蒋培进透露,铜陵有色计划把精炼铜年产量从现有的16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届时,我们的冶炼规模将排在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以量取胜,更以质取胜。向精深加工要效益,是铜行业共识。铜冠铜箔生产线。
初秋,铜冠铜箔厂区内,薄如纸片的铜箔接连下线。说“薄如纸片”,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里最薄的铜箔仅有4.5微米,而一张A4纸的厚度大约104微米。
铜冠铜箔,是铜陵有色的控股企业,生产的高精度电子铜箔被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和锂电池。“铜箔越薄、性能越好、效益越‘厚’。”铜冠铜箔负责人表示,目前,铜冠铜箔年产各类铜箔4.5万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铜箔企业之一。
十年奋进,铜陵有色塑造了更强的自己,更为铜陵“抓住铜、延伸铜”铺底筑基。
在它的带动下,2021年,铜陵电解铜产量占全国比重达10.5%;铜材产品产量达144.1万吨,较2012年翻一番;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达45.9%。风景如画的铜陵西湖城市湿地公园。过仕宁摄
产业更新
7月1日,铜陵建市以来首个百亿元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建设。按照规划,这一新兴产业项目达产后,将年产锂离子电池20GWh。
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催生新动能。
“近十年来,我们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铜基新材料发展得最为充分。”铜陵市发改委负责人说。据悉,这一领域中,除与铜陵有色相关的企业外,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提。
在精达股份所属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机器的轰鸣声昭示着订单的火爆。
“我们产的铜基电磁线早些年主要应用在家用电器、工业电机等领域。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用量快速爬升。”铜陵精达里亚执行总经理汪林透露,公司正加紧建设新厂房,“新厂投产后,产能将从现在的8万吨/年提升至15万吨/年。”
据了解,为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精达股份“多线出击”。
一方面,聚焦铜基电磁线,在原有圆形电磁线基础上,推出扁形电磁线;另一方面,积极布局铝基电磁线和特种导体。“我们通过落地一系列项目,扩张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三大主导产品规模,在细分领域牢牢占据国内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精达股份负责人说。
铜基新材料之外,十年间,以铜化集团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铜峰电子、文一科技、蓝盾股份、晶赛科技、富乐德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在铜陵得到充分发展。
“不唯铜、超越铜”的实践下,一“铜”独大,正向“百花齐放”转变。
2021年,铜陵纳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口径的企业达到216家,战新产业总产值942亿元,分别较十年前增长359.6%、146.5%。目前,全市已形成“1个国家级集群、1个省级基地、6个省级工程(专项)”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得益于优势产业能级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壮大,铜陵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文,确定铜陵等7个资源枯竭城市2021年度转型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生态好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物种回归城市。图片摄于铜陵西湖城市湿地公园。过仕宁摄
环境更优
转型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十年间,我们紧盯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铜陵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久久为功带来的是,水浊度下降了,空气污染物浓度下降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物种回归了,“江豚逐浪,又重现长江铜陵段。”
这十年,铜陵还直面问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现如今,曾经的“工矿城市”蝶变为“花园城市”。拥有最美夕阳的滨江公园、水清岸绿的荷花塘、鸟类栖息越冬的天堂——枞阳白荡湖、西湖城市湿地公园等,已成为一张张生动的生态名片,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更具长远意义的是,铜陵为转型发展画了一个“绿框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平衡点,让绿色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底色。
……
春华秋实。十年拼搏,换来的是千年古铜都的崭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铜陵定下了新的奋斗愿景。
“锚定‘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定位,以更高目标引领发展提质扩量增效。”铜陵市委书记丁纯说,铜陵正围绕省委提出的目标,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通过实施“四个倍增”计划,奋力拼出一个“新铜陵”。
据悉,“四个倍增”分别为:经济总量倍增,即到“十四五”末(下同),GDP迈进2000亿元大关;企业数量倍增,即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分别超1000家、500家、15家;工业效益倍增,即全市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突破20万元;居民收入倍增,即5-8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倍增。
客观来看,达成目标并非易事,但也绝非没有可行路径。毕竟,十年的积累,让铜陵的转型发展基础牢固、潜力巨大、动能十足。
当然,干群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
丁纯话锋一转:“我们必须激发‘拼’的精神,鼓足‘拼’的劲头,保持‘拼’的姿态,接力拼、全力拼、加速拼,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努力交出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的高分答卷。”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