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国5G商用发牌迎来三周年。
在工信部“适度超前”的网络建设原则指导下,我国5G网络规模呈现跨越发展。2019年,5G商用牌照发放半年,我国5G基站就超13万个;2020年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71.8万个;2021年5G基站达142.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10.1个;截至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亿户。
从直接经济收入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分别累计完成1.31万亿元、1.36万亿元、1.4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8%、3.6%、8.0%。基于上述数据,5G商用三年以来,无疑是成功的,其应用更是不断拓展和深入,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领域,线缆制造业也不例外。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从“3G突破”“4G同步”走向“5G引领”,5G芯片、移动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保持世界领先。
万物互联的终极目标下,如何释放纤缆需求?
紧抓5G发展提速以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行业增长新机遇,三大运营商下好“先行棋”,绘制“作战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1年,中国移动5G相关投资共计1140亿元,累计开通超73万个5G基站,其中700MHz 5G基站20万个,基本实现城区、县城、乡镇连续覆盖,服务5G网络客户达到2.07亿户,5G网络规模、客户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以5G等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2021年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继续紧密合作,新开通5G基站31万站,双方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而纤缆的连接与传输作用,正串联起5G规模化商用的庞大体系。在此情形下,不仅对高光纤承载容量、高光纤连接密度提出了要求,更带动着光纤光缆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超密集组网的5G网络建设,包括宏站、数字化室分及小微基站,将带来巨量的光电线缆资源消耗。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5488万千米,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0.18亿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0)端口达到9.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8017万个;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
仅从中国移动2021年的光纤光缆类采购项目中就可以发现,普通光缆、带状光缆、蝶形光缆、特种光缆所占据的采购份额已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内中国移动先后采购1.432亿芯公里普通光缆、1077.58万芯公里带状光缆、450万芯公里蝶形光缆、826万芯公里特种光缆。产生的光缆总体需求达16673.58万芯公里,约1.67亿芯公里。
不止于此,“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光纤光缆行业将拥有广阔的前景。大数据中心投资也将迎来井喷期。“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中心将带动3万亿元投资,持续刺激带动光纤光缆等产品的需求。
当5G遇上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线缆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线缆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不少痛点,比如:
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线缆制造企业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行业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需要深度挖掘生产数据,寻求降本,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品质合格率;
部分网络基础建设存在数据分散、前期采集容量偏小等问题,大数据分析效果不佳,多机交互受限于网络实时性要求;
上下游产业链数据孤立,相互之间未有效衔接,质量数据分散。
2019年工信部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落地实施,重点打造5个公共服务平台,10个重点行业,20个以上的典型工业场景。如今,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
为什么要发展“5G+工业互联网”?据工信部方面介绍,5G可有效解决工业有线技术移动性差、组网不灵活、特殊环境铺设困难等问题,突破现有工业无线技术在可靠性、连接密度、传输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有效满足大规模数据采集和感知、精准操控、远程控制等工业生产需要,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能力,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业态,成为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的强大动能。
5G商用时代的到来,使得拥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特性的5G新一代通信技术,为线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三年来,在5G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形势下,智能工厂全面开花,赋能线缆产业发展。
亨通光电自2018年起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技术,率先打造行业“5G+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首期项目完成15万平米的厂内覆盖,接入终端数量超600个,自研3款5G工业网关,并在项目中进行部署应用。
2020年4月,中天科技正式启动“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建设线缆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ASUN”平台,首家上线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拥有4个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示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21个示范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智能车间。
2021年7月,新兴电缆与中国电信携手创建5G工业应用创新基地,打造线缆行业首家5G智能工厂示范区。车间现场部署5G网关,节省工程总量1倍,实现全车间不用网线,MES工位机正常上网,做到全车间有电即有网,从“制造”向“智造”升级。
2022年年初,宝胜海缆荣获“5G海缆智能制造车间”称号。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宝胜海缆以工业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积极推进“生产自动化”和“数智化工厂智控平台”建设,同时结合海缆结合多项信息技术,建成虚拟工厂,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金杯电缆衡阳联通5G智慧工厂、中天装备5G通信基站用电缆数字化工厂、特变电工西南5G装备电缆科技产业园项目、长飞“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光纤智能筛选”项目、浦东电线电缆集团5G装备专用电线电缆……
由此可见,5G赋能线缆产业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仅让数字化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关键,也推动一大批企业进入数字经济的主航道,扬帆起航。
站在全球5G产业高速发展的风口,站在中国5G商用三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线缆企业正遨游于5G商用的蓝海之中,在共享5G红利的路上持续探索,动能强劲,活力迸发。
下一个三年,将会如何,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我们翘首以待。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