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山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金上—湖北工程”“通山抽蓄电站”)开工。其中,金上—湖北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直流多端级联新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金上—湖北工程、通山抽蓄电站的开工建设,拉开了今年电网重大工程建设的序幕,吹响了扬帆奋进的冲锋号,是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大举措,是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大项目,是服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大担当,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行动。两项工程可提高电力余缺互济、时空互补、多能互换能力,实现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治边稳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指出,金上—湖北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三交九直工程中核准的第一个直流工程,对西藏自治区来说是电力外送的首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对于四川省来说也是水电外送的又一重大工程。通山抽蓄电站是国家电网和湖北省2023年开工的第一个抽水蓄能项目。这两项工程对于服务四川、西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湖北特别是武汉城市圈供电需求,提升湖北以及华中电网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服务湖北省、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国家电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继续在电网建设、电力保供、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据悉,金上—湖北、通山抽蓄两项工程总投资427亿元。金上—湖北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送端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分别建设卡麦和帮果2座换流站,汇集金沙江上游的水电和新能源;受端在湖北黄石建设大冶换流站,接入华中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直流线路全长1901千米,途经西藏、四川、重庆、湖北4省(自治区、直辖市)。通山抽蓄电站采用成熟、经济的抽水蓄能技术,在湖北通山新建4台35万千瓦可逆式发电机组,将发挥保障大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作用和支撑新能源大发展的“充电宝”作用。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帮果换流站效果图。
华中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间预计用电负荷年均增长超6%。金上—湖北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省全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在满足电力可靠供应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通山抽蓄电站建成后,双倍调节能力达280万千瓦,接近湖北电网最大峰谷差的20%,可充分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作用,提高电网顶峰保供能力。两项工程建成后,将推动形成以多回特高压直流跨区输电大通道为重要保障、以特高压/超高压交流网架为主要支撑、以大规模抽水蓄能机群为助力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可发挥多能互补优势,保障能源安全。
川藏高原的水电和新能源资源富集,蕴藏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能源基地。记者了解到,未来20年,金沙江、澜沧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及周边的大规模光伏基地将陆续开发建设,总装机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建设特高压“电力高速公路”是川藏高原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金上—湖北工程作为第一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次面临地域“无人区”和技术“无人区”的双重挑战,需要突破国际现有高压输电技术、设备和施工能力的极限,使得川藏高原清洁能源大开发成为可能。工程投产后,每年可替代燃煤超过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万吨,大幅提高华中地区绿电比例,具有重大示范引领作用。通山抽蓄电站设计年发电量15.6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0.8亿千瓦时,建成后可有效平抑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影响,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助推能源绿色转型。据估算,两项工程可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过1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综合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工程。“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抽水蓄能电站将迎来建设高峰,预计新投产装机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到2025年投产总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