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神经”和“血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机械电工产业。但目前线缆行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线缆行业如何突破,在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采访到行业资深专家: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江苏)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孔凯,为线缆行业发展指导建言。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2年3·15晚会曝光“非标”线缆,再度引发了大众对线缆质量的广泛关注,而这离2017年震惊全国的奥凯事件只有5年。线缆行业这类重大质量事件屡禁不止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探讨的原因?
孔凯:从2017年奥凯事件发生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在重点整治电线电缆行业的不法行为,无论电缆企业也好,我们检验机构也好,都一直能感受到这种压力。大家一直在为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问题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去年3·15晚会曝光了广东揭阳的非标电缆,让我们电缆行业再次被推上了热点,我认为通过这么多年努力,效果是有的,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些企业还在违法生产非标电缆,根据我的判断这些企业有几个特点,规模小,地点隐蔽,生产时间在夜间较多,主要销路为五金建材市场。我觉得这些企业应该是日后重点监管的对象,并且市场流通领域的电线电缆质量状况应该也是关注的重点。
中国质量新闻网:在线缆检测工作中,能否看到比较明显的质量趋势?目前,有哪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行业企业需要从哪些方面重点加强改进?
孔凯:从奥凯事件后,我们可以看到电线电缆国家监督抽查的数据显示合格率一直在稳步上升,我们能看到行业的整体趋势向好,包括我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用户也在积极努力的严抓电线电缆供应商质量,定期公布不良行为的处罚通报,从整个行业来讲,大家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电线电缆是大长度生产,工序也比较多,整个过程的质量把控还是比较困难的,那就需要企业加大对全过程质量管控的投入。电线电缆主要结构就是导体+绝缘+护套,企业现在对导体的控制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愿意做好,我们所讲的导体电阻都是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但是绝缘或者护套材料的质量很多中小企业就不太容易把控,他们检测能力较弱,技术力量不足,有时候就发现不了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所以我还是建议中小企业随着自己规模的发展,要持续加大对质量管控的投入,尤其是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环节要投入较多精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家电制造业,不仅质量稳定可靠,而且市场格局非常清晰。但线缆行业发展相对就比较初级,不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也非常分散,全国性龙头公司的规模、市场份额都不大。您怎么看这种现象,为什么多年红海竞争之后,线缆行业依然没有走向成熟?
孔凯: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至今,整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场集中度不高。根据2022年的统计,我国规模排名前十位企业的市场累计份额约占全行业10%左右,而美国前十位电缆企业占据了美国市场份额的70%左右;主要问题是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数量近万家,中低端产品领域产能严重过剩,而且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投入几十万买几台设备就可以做电线了,而且区域性比较明显,企业品牌能够做到全国知晓,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的企业并不多。这是我们现在这个行业的特点,但是我们这个产业现在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期,市场的需求也趋于稳定, 产品技术发展也趋于成熟,国产化产品基本能满足各行业的需求。但我国线缆产业正处在一个由大到强的提升过程,距离成为线缆制造强国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线缆产品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保持和完善产业链并延伸向高端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质量新闻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大势所趋,而质量依然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线缆行业如何形成好的质量文化和质量氛围,您有什么建议?
孔凯:我觉得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离开文化去讲质量,最终不一定会取得成功,质量文化建设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其次,要让企业认识到建立合理的质量文化制度的重要性,并鼓励企业建立常规化的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应制定和执行质量文化行为手册与准则,让企业的质量文化不仅深入每个人的心中,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必须从局限于产品质量的“小质量观”,转变为全面关注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经营质量、发展质量的“大质量观”,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质量强国建设需要先进的质量文化,这样企业的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才能达到更高水平。
中国质量新闻网:线缆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在哪里?更需要外部市场环境的净化,还是更需要线缆公司内部的持续创新?
孔凯:我觉得有三个关键:第一是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国线缆产业目前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正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品技术革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电线电缆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冲出重围。
第二是人才。人才资源是撬动其他资源的首要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当前尤其需要大量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电缆技术人才队伍。
第三是创新。现阶段我们行业存在的“短板”——“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性价比,逐渐将中国线缆的技术水平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质量新闻网: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时代,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突破,这对线缆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最大的配套行业,有哪些领域值得线缆企业关注?线缆行业自身在技术趋势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哪些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孔凯:应该来说近几年最火的就是新能源领域,像海洋风电、光伏、核电等都属于绿色能源的范畴,很多企业都在朝着这些领域发展,但是这些产品都不是传统产品,尤其海洋风电、核电还具备了一些门槛,目前竞争并不是很大。比如海洋风电中需要用到海底电缆,国内很多企业也正在海边投资建设海缆工厂,另外国家也加大了包括在电力、5G、轨道交通、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这块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当然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中国质量新闻网:随着“双碳”目标提出,新能源革命已经势在必行。作为一个和电力密切相关的行业,“双碳”对线缆公司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孔凯:实现双碳目标将是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我觉得这是行业一场转换新赛道的竞争,尤其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未来电线电缆一定需要一系列的变革型的技术作为支撑。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以煤电化石燃料为主,想要实现这些目标,之前我也说到,可能会依靠风电基地和海上风电,还有太阳能发电基地。另外还有水电的开发,核电的开发,还有新兴储能的开发,这些都离不开电线电缆,这就给线缆企业带来了挑战,谁能在这场战斗有足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储备,谁就能有机会脱颖而出。
中国质量新闻网:线缆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大量小企业被淘汰。如何看待线缆行业未来市场前景,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
孔凯:电线电缆行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觉得已经迈入了成熟期的发展,其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退出企业增多、新进入企业少,技术与规模入门的门槛提高,制造技术趋同、缺乏变革性技术突破,毛利率持续走低,企业的竞争更直接地体现在效率和成本的竞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市场监管的约束更趋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压缩低效劣质企业的生存空间,市场和资源将进一步向具有质量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成本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良好的市场激励也促使优势企业会不断提升运行效率,追求规模效益,促进行业结构的优化和产能的集中。我希望在未来培育出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质量过硬的企业,比如上上、起帆、远东等。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