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艘国产豪华大邮轮爱达·花城号在上海紧锣密鼓地建造中。春节前,全船的主体结构和外观已经成型。目前,工作重点转为设备安装调试和内装。按计划,今年5月将进行第一次船体起浮,2026年底交付。
与其说爱达·花城号大邮轮是一艘船,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支撑数千乘客极致体验的,是复杂精密的巨系统:一艘邮轮的零件数超2500万个,光是邮轮内部的电缆长度,就超过4600公里,全部铺开,相当于从上海铺到拉萨。
这超4600公里电缆完成了智能化铺设,构建起覆盖全船的动力与控制系统网络,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和AR技术构建全船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电缆路径毫米级安装精度。
据了解,作为全船“中枢神经”,电缆系统承载7.5万千瓦动力负荷,集成5G船联网、智能能效管理等12项子系统,首次实现国产邮轮全设备100%电力信号互通。
如何摘下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中国团队给出了答案。“爱达·花城号邮轮不仅验证了国产大型邮轮批量化建造能力,而其电缆系统国产化率较首制船提升37%的突破性成果,更彰显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为全球邮轮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