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领域再出新举措。在4月2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召开的全省“筑峰强链”重点企业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会议上,江苏全省有61家企业获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拥有‘高评权’,既是对企业的鞭策,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与挑战,更能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和发展。”上上电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史涛介绍,“上上工匠”、一线技能等级评定需要经过员工个人申报、分厂民主评议、理论考试、实绩评定、质量实绩打分以及集团评审小组评审等程序,在一线技能等级评定中,评上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首席技师的员工,每月分别额外享受相应的职称津贴。评上“上上工匠”和首席技师除了享受津贴,还享受专用车位、带薪旅游、年终慰问等一系列特殊福利待遇。截至2025年3月,公司共评选出“上上工匠”13名(其中7人为首席技师)、首席技师23名、技师64名、高级工294名、中级工1062名。
职称评审在人才评价中具有“指挥棒”作用。为强化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江苏近年来在民营经济领域积极探索职称制度改革。亨通集团是江苏首家获得正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的民营企业。谈及民营企业自主评审职称的好处,亨通集团副总裁鲍继聪深有感触地说,从一家寂寂无名的乡镇小厂成长为国内光纤光网、智能电网领域的龙头企业;从制造传统电缆,到研发绿色光棒,乃至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掌握绿色光纤材料技术的企业,强大的人才矩阵是推动企业科技自立自强,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攻手”,而拥有人才评审自主权无疑成为企业锻造高水平人才队伍、驱动“筑峰强链”战略落地的有力抓手。
下放职称评审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据悉,江苏将建立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企业,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锐表示,江苏职称评审向重点民企放权,打破了职称评审“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传统模式,打破人才评价与产业需求脱节的体制障碍,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瓶颈,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