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整合,特变电工通过收购曙光电缆,在核电、轨道交通等高端电缆市场落下了关键一子。
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与郑连元等49名自然人及扬州市福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签订协议,以9.46亿元自有资金受让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74.1942%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曙光电缆将纳入特变电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根据公告,这一议案已由特变电工2025年第十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属于董事会权限,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一、收购细节分析
本次收购交易中,电装集团分别与郑连元等49名自然人交易约1.86亿股股份,对应交易金额约7.66亿元;与扬州市福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交易约3917.47万股股份,对应交易金额约1.8亿元。
交易完成后,曙光电缆董事长郑连元的持股比例将从30.12%降至6.3252%,电装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按照总交易金额9.46亿元对应74.1942%股权计算,曙光电缆的总估值约12.75亿元。这一估值参考了上海申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曙光电缆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
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显示,曙光电缆全部股权评估价值约12.54亿元,增值率为16.53%。
二、曙光电缆的核心价值
曙光电缆成立于1990年4月,注册资本约3.03亿元,是一家拥有超过30年历史的电线电缆制造商。公司产品覆盖500kV及以下的全系列超高压、中低压电力电缆,并专精于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电缆。
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核电站用1E级K1、K3类电缆、风能电缆、光伏电缆、轨道交通电缆等特种电缆产品。产品线涵盖20多个系列,能为秦山核电、三门核电等国内重点核电工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重大项目配套。
财务数据显示,曙光电缆2024年营收约22.36亿元,净利润约1.24亿元,扣非净利润约1.18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9.85亿元,净利润4319.78万元。
三、战略意图凸显
特变电工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收购旨在提高公司在中高端电缆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公司电线电缆规模。通过收购曙光电缆,特变电工可快速获取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核电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特变电工此次并购,恰可抓住碳中和目标推动的核电发展机遇,直接获得进军核电领域的关键资质与技术能力。
传统电力设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向高附加值的高端电缆市场转型,已成为特变电工的必然选择。此次并购让特变电工实现“弯道超车”,直接切入利润率更高的特种电缆市场。
四、电缆业务增长迅猛
输变电业务作为特变电工的传统优势业务,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电线电缆收入达135亿元,同比增长32.6%。
特变电工在电线电缆领域的扩张早有规划。2021年,公司就投资84,432万元建设特变电工智能电缆产业园一期项目,以解决新疆地区线缆现有产能不足、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
这一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据公司披露,通过数字化工厂建设,特变电工新疆电缆公司已实现人均产能提升78%,产品交付周期降低40%。
公司智能电缆产业园占地550亩,具备25亿元的生产规模,成为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
五、行业整合加速
中国输变电缆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输变电缆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
高压、超高压电缆及特种电缆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此背景下,特变电工此次收购符合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
行业头部企业正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市场竞争力。特变电工此前在2024年已通过衡变公司受让了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合容开关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以补齐公司在电容器无功补偿产品领域的空白。
通过收购曙光电缆,特变电工将进一步强化在输变电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成为电缆领域产品最齐全的供应商之一。
电缆行业未来五年将呈现“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特征,具备核心技术能力且能快速响应新能源需求的企业将占据更有利位置。特变电工此次收购正是看准了这一趋势。
随着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中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到2030年特高压线路长度将翻倍,这将直接带动高端电缆需求。特变电工与曙光电缆的协同效应,有望在这一轮市场机遇中收获增长红利。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