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电缆车间某型号电缆完成全部工序,成功装箱交付,这标志着电缆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已完全具备批产能力。自2020年下半年项目启动,该公司用了近4年光阴,磨出电缆生产的一把“利剑”。
困难重重
一直以来,电缆都是公司核心生产业务,随着新时期产品的更新迭代以及随之而来更高要求的任务,传统生产模式已逐渐显露出疲态。尤其是自动化生产水平和数字化管控水平较低,产能和质量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无法很好地支撑公司“数字强企”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此,公司2020年便开始谋篇布局,由数字化中心牵头,吹响电缆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号角。
项目伊始便发现有3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摆在眼前,一是航天电缆使用环境特殊,具有尺寸大、分支多且多种线束混装的特点,实现自动化生产难度极大;二是行业内没有可以借鉴的自动化生产经验,公司作为先吃螃蟹的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三是市场上现有的标准化设备无法适配公司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想通过直接购买标准化设备进行串并联搭建生产线根本无法实现。这3个问题困扰着项目组,需要层层闯关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迎难而上
问题清楚了,项目组迎难而上。针对航天电缆的特殊性,数字化中心与电缆车间多次外出调研、实地走访多家电缆生产厂家,集众家所长取自我之道,充分汲取其他厂家的先进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多次研讨、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方案。主要以工艺流程和布局设计、单元智能装备设计及车间管控系统3个方向为指引,并以执行层和基础层两个层面构建总体应用架构,全面开展电缆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工作。
“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那我们就来做这个先例!”数字化中心廖增强不断给项目组打气。首先要解决设备问题,电缆车间刘懿和张昭根据车间任务生产流程和工艺流程梳理出了相关设备功能的需求,他们拿着技术需求文件找了多家设备制造商,商谈“企商联合”开发方式,从设备设计开始介入,打造真正满足需求的设备。这样不仅能解决设备问题还能节省很大一笔设计费用,制造商也减少了后续售后、调试等环节,可实现企商双赢。
全员参与
电缆车间党支部围绕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作,通过开展思想动员、作风建设及形势任务教育,将车间干部职工从以往等着采购标准化设备的“等、靠、要”思想转变为“自主创新、主动创造”积极主动的思想,在整个建设工作期间,车间员工参与度极高,创新创造的激情高涨。面对无法完全适配生产特点的设备,车间员工开启头脑风暴,根据现有的设备分析拆解后自行画图、生产制造零部件改造成需要的样子。以“自制通断检测仪”“防烫伤热脱器”等为代表的多台设备都是由员工自行改造、功能开发或自主设计。
2022年9月,终于迎来了第一台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动化设备“下线贴号分组一体机”,同年12月“连接器自动搪锡机”开始调试。随后第三台、第四台自动化设备陆续到位,到2023年6月,所有设备调试完毕。此外,公司还一体推进建设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执行管理、设备及知识管理、看板、人员等车间管控系统。今年6月16日,首批型号产品下线装箱,标志着电缆数字化车间1.0已全部竣工,已完全具备批产能力。
“自动化产线的建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台电脑、一串代码和一只机械臂就能完成原来几个人的工作。我们现在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质量、提升技能以及技术创新。”车间青年裴智辉讲述着他的感受。
目前,公司对电缆数字化车间2.0的打造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将在1.0的基础上,持续细化优化工艺流程和布局、建设电缆大数据智能化管控中心、智能仓储物流等,真正实现数字化生产全覆盖。
系统提示